我院杨冰香课题组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中科院二区TOP,JCR一区;IF=6.533)期刊上发表了患有重度抑郁症大学生的儿童期创伤、人格、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杀意念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见图1)。论文题目为“Suicidal ide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having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ole of childhood trauma, personality and dysfunctional attitudes”。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单位,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周思辰为共同第一作者,我院刘茜副教授、杨冰香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 论文首页
自杀是全球范围内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杀已成为全世界15-29岁年轻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我国年轻群体自杀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大学是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随着转型压力的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也在增加。此前有研究显示,患有重度抑郁症(MDD)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且在这些试图自杀的人群中,34%-42%有自杀意念(SI),这表明自杀意念是预测自杀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了解患有MDD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今后开展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对降低重度抑郁大学生自杀率有重大影响。
曼恩提出的应激-易感性模型认为自杀是易感性、应激因素和保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此模型并没有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来预测自杀的发生。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源主要是指早年经历的负面事件,通过不良人格特征、认知扭曲、消极应对方式和保护因素等社会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引起应激反应。个体对应激源的负面认知评价在心理应激反应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抑郁、焦虑和其他精神病症状。综上,自杀意念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于前期文献回顾,杨冰香课题组旨在此研究中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来检验儿童期创伤、人格、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抑郁症状对SI的影响,假设的自杀意念概念模型见图2。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展的早期预警系统和抑郁症综合干预(ESCID)研究,对565名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图2 假设的自杀意念概念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SI)的MDD患者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有SI的大学生与没有SI的大学生在身体虐待、情绪虐待、身体忽视、情绪忽视、精神质、神经质、外向性、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抑郁症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期创伤、人格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等因素通过链式中介效应影响SI。此外,抑郁症状和人格独立预测SI的发生。最终得出自杀意念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3。
图3 自杀意念的结构方程模型
本研究是第一项试图探索儿童期创伤、人格、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抑郁症状对自杀意念(SI)的多重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社会因素的角度为SI患者开发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提供证据。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217415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C131460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编号:2042022kf1218;2042022kf1037)的资助。
论文发表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5032722005997?via%3Dihub